海融網12月20日訊(張倩 林音 山東青島報道)12月20日下午,融直播《戶外電源新風口已來 大咖詳解細分賽道背后的危與機》開播,特邀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吳輝,深圳市華寶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經理陳小娟,浙江橫店集團東磁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電池事業部總經理助理王國光,財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副所長、電新首席分析師張一弛等4位業內大咖,一起來探討戶外電源這一細分賽道背后的危與機。本場直播由深圳市華寶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冠名支持。
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吳輝做了題為《便攜式儲能行業發展趨勢研究》的主題演講,分享了便攜式儲能和家庭儲能企業布局現狀、全球便攜式儲能產品出貨量和市場規模、戶外活動領域需求預測、應急用電場景需求預測、全球總體出貨量及市場規模預測以及便攜式儲能對傳統小型燃油可移動式發電機的替代性分析等,海融網摘選了其部分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據吳輝介紹,為了便于研究和統計,將容量在100-3000Wh的產品稱為便攜式儲能,而大于3000Wh的產品化為家庭儲能范疇。其中容量1000Wh以下的產品普及率較高,技術已相對成熟,發展趨勢為小型化+輕便化;容量1000Wh以上的產品需求空間較大,可替代小型燃油發電機,目前主要問題在于技術還未完全成熟,更高的帶電量帶來了對安全性的要求,因此在PCS、電芯、電源模塊等方面的技術門檻更高。
制造端集中在中國
近年來,隨著戶外用電需求日益增加以及自然災害呈現多發態勢,應急備用電源已逐步成為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備用品便攜式儲能行業得到迅速發展。EVTank數據顯示,出貨量方面,2016年,全球便攜式儲能設備僅出貨5.2萬臺,到2021年出貨量達到491.8萬臺,同比增長135.5%。市場規模方面,2016年全球便攜式儲能的市場規模僅0.6億元,2021年市場規模已達到113.2億元。
在市場方面,據吳輝分析,便攜式儲能行業目前呈現出制造端在中國,消費端在海外的區域競爭格局。全球便攜式的工廠主要分布在中國,占據了90%以上的生產量和出貨量。其次是應用市場的需求,美國和日本作為最大的應用市場,萌生出一些自有品牌,占據小部分市場,但其部分品牌,例如Goal Zero等選擇采用中國企業代工的生產模式,其他部分品牌也采用自主研發和生產的模式。
從銷售端來看,目前,美國是全球最大的便攜式儲能的應用市場,主要是由于美國用戶的戶外出游比例較高,接近50%,2021年在全球的應用端占比達到45.2%;其次是日本,在全球應急領域的應用端占比達到27.8%,主要由于日本地震等災害事故頻發,應急電力設備的需求較高。而在歐洲和加拿大等地,主要需求仍以戶外活動和應急為主。
我國便攜式儲能行業是外向型特征十分明顯的行業,全行業超過90%的產量出口,是世界便攜式儲能的制造大國和外貿出口大國。2016年,中國便攜式儲能總出貨量4.8萬臺,2021年總出貨量達到446.1萬臺,復合增長率達到147%。隨著疫情下國內戶外露營等活動的興盛,市場正在逐步擴容,發展潛力巨大,中國未來將是非常有潛力的便攜式儲能電源的消費市場。
由于全球大部分便攜式儲能產品由中國生產,因此中國市場主要從產值來分析。受鋰電產業發展積極影響,中國便攜式儲能產值迅速增長,2021年總產值達到93.7億元。隨著下游應用市場的拉動,行業將繼續保持高位增長。
資本市場火熱
在吳輝看來,便攜式儲能企業眾多,門檻較低,行業集中度較低,市場競爭非常激烈。
從企業出貨量來看,華寶新能市場份額最大,2021年占據全球出貨13.5%的市場份額,其次是正浩科技、德蘭明海和安克創新等,海外企業中Goal Zero市場份額最大,其主要由國內的豪鵬科技和博力威為其代工。由于部分電池類企業、電源類企業以及充電寶生產企業也具備進入該市場的技術基礎和能力,因此,整個便攜式儲能市場中小企業較多,出貨較為分散,CR5僅為34%。
從企業營業收入來看,仍是華寶新能排名第一,2021年在全球占據22.3%的市場份額,而便攜式儲能產品容量不同的產品價格差異較大,且底部企業小容量產品居多,多以低價競爭的方式進入市場,因此行業前五企業在營業收入占據50%以上的市場份額,短期內市場可能會較為分散,但長期來看,隨著頭部企業的量價齊升,行業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升。
在市場規??焖僭鲩L的背景下,專注于便攜式儲能的企業、鋰離子電池企業、其他跨界企業等大量企業進入到便攜式儲能領域。吳輝表示,據不完全統計,國內便攜式儲能的品牌已經超過100個。
與此同時,大量資本涌入到便攜式儲能行業。據吳輝分享的數據,今年便攜式儲能已有15起融資,合計融資規模已超9億元,投資方也不乏前海母基金、達晨財智、源碼資本等知名機構的身影。并且便攜式儲能是一個起步較晚的領域,賽道雖熱但也很新,因此行業融資事件基本集中在初創期,15起事件中,天使輪和A輪事件合計11起,占比73.3%。
此外,據吳輝分析, 2021年之前,大部分便攜式儲能產品都是用高鎳三元的圓柱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非常高,但是今年可以看到隨著碳酸鋰價格上漲,整個電池的價格也在上漲,為降低成本,磷酸鐵鋰在便攜式儲能中應用逐步增加,且大量電池企業將便攜式儲能作為重點市場進行開拓。
市場空間更大
直播中,吳輝還針對便攜儲能應用領域進行趨勢預測。
在戶外活動領域,吳輝表示,戶外休閑包括露營、房車、公路旅行、手機、電腦、平板、無人機、照明、攝影等眾多場景,預計未來在戶外活動市場,仍以戶外休閑為主,而戶外作業則多以高容量產品為主,也將占據一定的戶外市場份額。預計到2026年,戶外活動領域新增需求將達到1234萬臺。
從市場空間來看, 2021年全球戶外活動家庭數量約為15000萬戶,市場滲透率僅2.3%,預計到2026年,總數量將達到19300萬戶,按照便攜式儲能設備生命周期為3年計算,其戶外活動市場滲透率可以達到13.9%。
在應急用電領域,吳輝表示,未來,隨著應急備用電源的逐步普及以及便攜儲能產品對小型燃油發電機的逐步替代,便攜儲能產品在應急備災市場的需求空間將更加廣闊。預計到2026年,全球應急領域新增需求將達到1106萬臺。
從市場空間來看,2021年,全球應急領域需求的總體家庭數量約為11000萬戶,市場滲透率僅3%,預計到2026年,總數量將達到14000萬戶,按照便攜式儲能設備生命周期為3年計算,應急領域市場滲透率可以達到19.1%。
同時,吳輝還針對全球總體出貨量及市場規模預測,預計到2026年,可能會有超過270億的物聯網連接,萬物互聯時代的來臨,將進一步推動人均電力需求,尤其人均便攜電力需求的增加。而基于鋰電池的便攜式儲能成本得到進一步控制后將會有較大規模的替代以及新用戶增加。在疫情影響下,長途旅行受到一定限制,“露營”經濟逐漸火熱,對便攜式儲能設備需求有所增加,預計到2026年全球及中國便攜式儲能設備的出貨量將分別達到2940萬臺和2711萬臺,預計2022年到2026年的全球出貨量的復合增長率達到39%。
隨著便攜式儲能設備容量的增加,高容量的產品均價將會有所提升,但低容量產品隨著上游電池成本的下降就會有所下降,總體趨勢來看,均價仍會呈現逐漸上漲的趨勢,總體市場規模也會不斷上漲,預計到2026年,全球便攜式儲能的市場規模將會超過800億元,中國市場總產值將達到700億元左右。
同時,吳輝還分析了便攜式儲能對傳統小型燃油可移動式發電機的替代性。2021年全球傳統燃油可移動式發電機出貨量231.5萬臺,總體市場規模為1157.5億元,基本以便攜式燃油發電機為主,單價在2000元左右,以DuroMaxPower、Generac、本田品牌為主。隨著便攜式儲能設備逐步對小型燃油可移動式發電機形成市場替代,其市場規模將會有所下降,但由于大容量的便攜式儲能設備價格較高,部分大功率燃油發電機產品仍然會有一定的市場空間。預計到2026年出貨量可能降到900萬臺以下。
【活動背景】
融直播是由電池新能源科技與創新服務平臺和資源型產業互聯網——海融網聯合電池網、我愛電車網、能源財經網、電池百人會精心策劃、共同打造的聚焦于鋰電池、鈉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等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智能裝備以及新能源車、充換電、儲能產業全產業鏈的直播類業務板塊。
同時,利用上述行業門戶網站、垂直網站分發流量和內容,利用第三方社會化媒體平臺——微信、抖音、頭條、微博等重復分發流量和輸出內容,融直播將定期或不定期邀請海內外知名院士、專家、上市公司、企業家等就行業熱點事件、核心主題、賽道技術、新品發布、企業年會、行業沙龍、論壇峰會等內容為用戶、讀者或客戶提供線上價值傳播、分享和服務,打造電池新能源行業的在線知名IP。
海融網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海融網”的作品或圖片,版權均屬于海融網。海融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機構未經海融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海融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或合作單位,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用戶和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始出處或信源主張權利。特別提醒:本網刊發或轉載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文章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