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松滋新聞
“松滋新聞”消息顯示,2月1日,湖北荊門2023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投資110億元史丹利新能源材料前驅體磷酸鐵項目現場舉行。
據介紹,松滋史丹利宜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松滋新材料”)是史丹利農業集團與湖北宜化集團的合資公司,項目一期總投資60億元,總用地面積1400畝,項目計劃今年11月開始陸續投產,明年一季度全面投產,預計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約61億元,年稅金約2.3億元。
根據史丹利(002588)2022年6月公告,公司以控股子公司松滋新材料作為項目實施主體,投資44.7億元在湖北省松滋市建設新能源材料前驅體磷酸鐵及配套項目。該工程建設規模為4×5萬噸/年磷酸鐵裝置、5萬噸/年高檔阻燃消防材料裝置、5萬噸/年中檔阻燃消防材料裝置、5萬噸/年磷酸二氫鉀裝置,配套建設60萬噸/年新型專用肥裝置、2×20萬噸/年多元素酸性生理專用肥裝置、2×60萬噸/年硫磺制酸裝置、180萬噸/年選礦裝置、30萬噸/年濕法磷酸裝置、2×10萬噸/年精制磷酸裝置、150萬噸/年磷石膏凈化裝置、150萬噸/年磷石膏綜合利用裝置。
史丹利表示,投資建設該項目,將新能源材料行業與磷化工行業深入耦合,通過磷化工行業制備凈化磷酸生產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磷酸鐵,同時配套阻燃消防材料、水溶肥、專用肥,以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推進新能源材料業務、精細磷化工和新型肥料業務的發展,能夠實現公司磷化工產業鏈的戰略布局,有利于降低公司原材料采購成本,提高競爭力,同時還能抓住新能源市場發展機遇,拓寬公司產業范圍,開拓新賽道。
此外,海融網注意到,1月12日,史丹利還發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松滋新材料與湖北宜化松滋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松滋宜化”)簽署《10萬噸精制磷酸項目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松滋宜化擬自籌資金在松滋新材料廠區內投資建設一套10萬噸/年精制磷酸裝置,該項目占地紅線范圍內國有土地使用權及相關不動產設施由松滋新材料負責投資建設,該項目驗收完畢后,松滋新材料將該項目占地紅線范圍內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及相關不動產等資產轉讓給松滋宜化,根據項目投資概算,上述國有土地使用權及相關不動產等資產的投資金額預計為不超過人民幣1億元(含稅)。
在史丹利看來,本次合作項目是公司與松滋宜化在磷化工領域開展深度合作的延伸,能夠實現公司磷化工產業鏈的戰略布局。
海融網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海融網”的作品或圖片,版權均屬于海融網。海融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機構未經海融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海融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或合作單位,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用戶和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始出處或信源主張權利。特別提醒:本網刊發或轉載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文章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